2023年3月28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支持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規范用地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根據文件, 鼓勵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設用地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在嚴格保護生態前提下,鼓勵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區域選址建設大型光伏基地;對于油田、氣田以及難以復墾或修復的采煤沉陷區,推進其中的非耕地區域規劃建設光伏基地。光伏發電項目用地實行分類管理,光伏方陣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光伏方陣用地涉及使用林地的,須采用林光互補模式。

江蘇
2023年3月1日,蘇州市發改委發布關于《蘇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533萬千瓦 , 在確保安全保供的前提下, 推動清潔電量占比逐步提升。光伏方面,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利用協同并舉,推進“光伏+” 綜合利用。支持常熟、吳江、吳中、相城開展全國整縣 ( 市、區 )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示范 ,推動大型公共建筑、商業樓宇、工廠廠房等試點應用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 ,建設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項 目 。到2025年 , 全市光伏發電裝機達到460萬千瓦。
海南
2023年3月1日,儋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2年度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積極配合省發改委開展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大型集中式光伏項目落地建設,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提升清潔能源上網電量比例,進一步挖掘電網節能潛力,優化用能結構。
安徽
2023年3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3)的通知,通知指出,推進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倍增工程,有序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00萬千瓦以上。
寧夏
2023年3月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推廣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新建建筑和社區建設低碳智慧用能系統,鼓勵使用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力爭到2025年,新建工業廠房、公共建筑光伏一體化應用比例達到50%,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既有公共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應用比例達到15%。力爭到2030年,新建交通樞紐場站光伏安裝面積不低于60%。
2023年3月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公開發布《寧夏回族自治區“十四五”擴大內需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到,持續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建設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穩步推進集中式風電項目建設。
浙江
2023年3月1日,嘉善縣第一批分布式光伏補助申報工作開始,本批次申報對象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在嘉善縣內建設并網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最高補貼0.2元/千瓦時。
2023年3月3日,武義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指出,加快推進桃溪60兆瓦光伏電站等重大能源項目建設,繼續對投產的光伏項目實行全額保障性并網,允許依規定在設施農業上建設農光互補、菌光互補項目,推進公共建筑、公共設施、工業園區及企業廠房、居民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力爭新增光伏裝機3萬千瓦。
2023年3月7日,余姚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度余姚市光伏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補助的通知,通知指出,對2022年度經過備案認可的并網發電家庭屋頂光伏項目,按照0.45元/千瓦時標準給予補貼。補貼時限為并網發電之后第二個完整抄表月起12個月。
2023年3月9日,浙江麗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麗水市貫徹落實省“十項重大工程”工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推進抽水蓄能、光伏、風電、電網、儲能、天然氣管網等重大能源項目50個,力爭完成能源領域投資500億元以上。
2023年3月17日,溫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征求《溫州市關于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文件指出,支持“微網+儲能”“新能源+共享儲能”等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鼓勵新增的海上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綜合新能源特性、系統消納空間、調節性能和經濟性等實際因素,建設或購買新型儲能(服務)。
2023年3月20日,瑞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瑞安市擴大有效投資“百項千億”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進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設施建設。
2023年3月31日,泰順縣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抽蓄、電網、光伏等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力爭2023年完成能源項目投資8億元。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項目,優化發展常規水電項目,適度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加快建設集中式光伏項目,繼續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2023年力爭光伏裝機容量增加1萬千瓦。
吉林
2023年3月6日,吉林乾安縣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乾安縣融入“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專項規劃(2022-2035)》(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把乾安打造成為吉林西部清潔能源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000MW,到2035年,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6000MW,年均上網電量53.65億KWh。新能源年均發電量將達到125億KWh,產值約45億元,可降低能耗360萬噸標煤。
廣東
2023年3月6日,廣東省河源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河源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大力推動光伏發電有序開發。編制河源市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規范光伏發電開發建設,引導光伏行業健康發展,推動光伏發電項目有序開發、加快投產。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積極推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重點支持光伏與農業、林業、漁業融合發展,打造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示范區。加快推進東源、龍川兩個國家試點縣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300萬千瓦。
2023年3月16日,陽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陽江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培育綠色能源新增長極, 加快海上風電重點項目建設,拓展海上風電裝備等產業鏈發展環節,適度發展太陽能光伏、儲能等綠色能源產業領域。
2023年3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廣東省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實施方案。支持民營企業投建太陽能發電等項目,不得設置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
2023年3月2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發展新能源。加大力度推進太陽能開發利用,加快黃埔、花都、從化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建設,積極推動公共機構建筑、工業園區、企業廠房、物流倉儲基地等建筑物屋頂建設光伏項目。
2023年3月23日,廣東省陽春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陽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規劃提到,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建設分布式光優發電系統,積極推一屋頂分布式光優發電系統,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陽春市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工業園區、企業和個體進行分布式光優發電項目的建設。重點支持與農業、林業、漁業融合發展,打造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示范區。計劃2025年光伏總裝機容量2.91GW。
2023年3月23日,汕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汕頭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積極發展光伏發電。統籌資源綜合利用,科學分析近遠期經濟效益和社會發展,因地而異、有序開發復合型光伏電站。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支持各區縣探索整縣區模式開展分布式光伏開發應用。鼓勵各區縣利用工商業廠房、公用建筑等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推進各類新建工業園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和建設。
北京
2023年3月13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北京市朝陽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推進能源低碳化發展。推動可再生能源規劃化利用,實事求是發展本地熱泵、光伏系統,提高綠色電力調入和消納規模,積極參與市場化綠電交易。提高綠色電力應用規模。
2023年3月28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四部門關于印發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指出,市級財政資金對以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給予支持,每個項目自并網時間起補貼5年,個人利用自有農村合法住宅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1元(全部發電量,含稅);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光伏發電項目(如學校、社會福利場所等),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26元(全部發電量,含稅);享受大工業電價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03元(全部發電量,含稅)。
江西
2023年3月14日,宜春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宜春市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因地制宜完善能源規劃和能源利用模式。推進能源供應體系綠色轉型,優化發展支撐性“兜底”電源,加強電網建設升級改造,擴大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規模,推進抽水蓄能電站等電力調峰設施建設。加強“源網荷儲”一體化協調發展,推動新型儲能系統示范應用,發展“新能源+儲能”模式,支持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鼓勵建設集中式共享儲能設施,推動“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建設。
2023年3月15日,南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大新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和非電形式利用。推進光伏發電規模化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優先就地就近開發利用,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廠房、公共建筑、居民屋頂等建設分布式光伏。逐步普及BIPV技術應用,推廣“光伏+”開發模式。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風電,穩妥發展環鄱陽湖區風電,加快推進聯圩風電項目建設。到2025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以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9萬千瓦以上,生物質裝機容量達到13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25萬千瓦以上,生物質裝機容量達到16萬千瓦以上。
2023年3月27日,崇仁縣政府發布崇仁縣碳達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文件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到2025年光伏、風電和生物質總裝機達到15萬千瓦以上。
內蒙古
2023年3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自治區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的通知,支持新增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增配新能源規模,支持工業園區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勵燃煤機組靈活性改造,鼓勵自建、購買儲能或調峰能力配建新能源項目。
貴州
2023年3月20日,六盤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六盤水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公開征求意見稿)指出,推動高比例零碳電力。到203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
湖南
2023年3月23日,湖南省電力支撐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方案總體目標:電力發展適度超前,全省電力穩定供應能力2025年達到6000萬千瓦。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2025年達到2500萬千瓦以上,2030年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
山西
2023年3月20日,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工信廳聯合印發《山西省光伏產業鏈2023年行動方案》,文件提出:圍繞光伏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的整體部署,通過政策引導、產業支持、招商引資等方式,強化龍頭帶動,引進配套企業,打造大中小微企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業態發展新格局。到2023年底,力爭省內光伏產業綜合產能穩定在20GW以上,產業鏈“延鏈”“補鏈”取得實效。
廣西
2023年3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發布《廣西能源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工作推進方案》。《方案》明確加快電源建設。2023年計劃完成投資537.57億元,共實施226個項目(包括火電、核電、光伏發電、風電、水電)。
來源:光伏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