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級高端保溫系統服務商
發布時間:2023-10-13 瀏覽:41006 次
歐盟碳關稅(CBAM)已于10月1日正式生效,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備戰產品碳足跡認證。各地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碳足跡補貼政策,最高補貼20萬元,碳鏈科技整理了截止至2023年9月的碳足跡認證政策及補貼,僅供大家參考。
01
碳足跡定義
碳足跡源自于“生態足跡”,是指由個人、組織、事件或產品直接和間接造成的溫室氣體(GHG)排放總量,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表示。對于同一對象而言,碳足跡的核算難度和范圍要大于碳排放,其核算結果包含著碳排放的信息。
碳足跡按照尺度可分為個人、產品、企業、國家四個層次。其中,“產品碳足跡”是指某一產品在其生命周期過程中所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的CO2及其他溫室氣體(以CO2排放當量的形式表示)排放總量。這是目前的政策關注重點。
02
碳足跡意義
對于出口企業而言,碳足跡認證的意義在于:
有助于塑造企業綠色形象,體現社會責任;
掌握產品全生命周期氣體排放,有助于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收益、推動產業升級;
滿足消費者的綠色需求,提升產品的銷量
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促進企業出口。
03
國家級碳足跡政策
國務院:
01 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
政策名稱:《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26日
文件摘要:完善工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立重點企業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等標準,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積極參與國際能效、低碳等標準制定修訂,加強國際標準協調。
各部委:
01 工信部:開展碳核算、碳足跡認證業務
政策名稱:《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5日
文件摘要:根據產業鏈數字圖譜和重點行業碳達峰路線圖,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以綠色低碳效益明顯的產業鏈領航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為核心,加強對上下游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不斷探索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新場景、新應用,開展碳核算、碳足跡認證業務,提供基于行為數據的保險 (UBI) 等金融解決方案。
02 工信部:制定光伏發電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標準并開展認證
政策名稱:《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31日
文件摘要:開發低碳材料,工藝、裝備,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促進行業優先低碳轉型。研究制定光伏行業碳排放控制目標和行動方案,制定光伏發電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標準并開展認證。
03 工信部:基于碳足跡制修訂化工產品碳排放核算
政策名稱:《關于 “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2年4月7日
文件摘要:探索基于碳足跡制修訂含碳化工產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產品評價等標準。參與全球標準規則制定,加強國際標準評估轉化。
04 工信部:推動碳足跡核算和社會責任建設
政策名稱:《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2年4月21日
文件摘要:加快化纖工業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建設,開展水效和能效領跑者示范企業建設,推動碳足跡核算和社會責任建設。
05 工信部: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
政策名稱:《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2年8月1日
文件摘要:加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實施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06 工信部:加強光伏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碳足跡核算
政策名稱:《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年8月24日文件摘要:加強光伏行業運行監測,推進實現動態監測、風險預警和政府決策快速響應,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光伏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碳足跡核算,加快廢棄組件回收技術、標準及產業化研究。
07 工信部:探索將原材料產品碳足跡指標納入評價體系
政策名稱:《原材料工業“三品〞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2年9月14日
文件摘要:強化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實施,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庫,探索將原材料產品碳足跡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加快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引導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龍頭企業構建綠色產品供應鏈體系,創造和拉動綠色消費。
08 工信部:加快主動標識載體在園區碳排放等方面的應用部署
政策名稱:《關于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活動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年10月8日
文件摘要:加快主動標識載體在園區碳排放、碳足跡、碳校查、安全生產、環保監測等方面的應用部署,組織開展標識中國行和標識應用創新大賽等系列活動,加強標識規模化部署和產業規范管理。
09 發改委:推動企業主動開展碳足跡分析
政策名稱:《關于推動原料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
文件摘要:引導企業積極開展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審計管理,加強質量安全培訓,提升安全環保生產水平。推動企業主動開展碳足跡分析,健全完善企業碳排放和能效評價體系。
10 環境部:探索制定重點畜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
政策名稱:《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
發布時間:2022年1月29日
文件摘要:建立畜禽規模養殖場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等標準,探索制定重點畜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引導畜禽養殖環節溫室氣體減排。完善畜禽糞肥限量標準,指導各地安全合理施用糞肥。
11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規范開展碳足跡、碳標簽等認證服務
政策名稱:《〝十四五〞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2年8月5日
文件摘要:健全森林認證等生態系統碳匯認證制度,規范開展碳足跡、碳標簽等認證服務;完善溫室氣體排放核查相關標準,加強碳核查認證認可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審定與核查機構和活動的管理,加快建設碳排放核查檢測技術實驗室。
12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標準委
政策名稱:《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
發布時間:2023年8月22日
文件摘要:在綠色環保方面,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研制組織溫室氣體排放量、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產品碳足跡核算核查標準。研制源頭控制、生產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協同降碳等技術與裝備標準。研制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技術、分析方法、設備及系統等監測標準。研制綠色低碳評價、碳排放管理、碳資產管理等管理與評價標準。
來源:碳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