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7月17日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重點選擇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屬、輕工、紡織、機械、汽車、電子等行業和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分別組織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為中央企業、專精特新和“小巨人”等中小企業,開展公益性節能診斷服務。節能診斷服務機構應針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重點用能設備和公輔設施、余熱余壓等余能利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用能結構優化調整及能量系統優化等方面,查找短板弱項,提出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節能改造措施建議,為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工業企業節能降碳提出可復制易推廣的解決方案。鼓勵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對2021、2022年接受工業節能診斷服務的企業開展跟蹤服務,摸清節能改造措施建議實施及進展情況等,系統評價節能改造效果。
“政府+企業+機構”
工業節能診斷服務體系初步確立
我國工業領域用能企業數量多、涉及面廣,業內專家表示,加快推進工業節能提效,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還能夠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工藝流程、生產設備更新換代,提升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但受限于技術力量不足、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不同地區、行業間的企業能效水平差距較大,特別是中小企業,進一步節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需求十分迫切。
“工業節能診斷是推動工業能效提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也是企業邁向節能降耗的‘關鍵第一步’。”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如同醫生給病人問診,工業節能診斷也是專業機構“醫生”為企業“把脈”: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按照“制定工作方案——調閱資料及數據收集——現場調閱帳表資料及生產設備監測——尋找節約潛力,提出節能意見——跟蹤改造成效”的流程,對企業工藝技術裝備、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體系開展全面診斷,查找出能源利用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進而“對癥施策”幫助企業提升能效和節能管理水平。
據統計,截至2022年,全國已有1.9萬家企業接受節能診斷,600多家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開出了約3.7萬項節能改造措施“診斷書”,預期節能約6659萬噸標準煤,等同減排二氧化碳約1.7億噸。
工業是我國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伴隨“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更要快馬加鞭。
以下是通知原文:

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節函〔2023〕186號
為落實《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推動企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加快工業綠色發展,現組織開展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務
(一)診斷服務范圍。重點選擇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屬、輕工、紡織、機械、汽車、電子等行業和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分別組織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為中央企業、專精特新和“小巨人”等中小企業,開展公益性節能診斷服務。
節能診斷服務機構應針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重點用能設備和公輔設施、余熱余壓等余能利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用能結構優化調整及能量系統優化等方面,查找短板弱項,提出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節能改造措施建議,為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工業企業節能降碳提出可復制易推廣的解決方案。鼓勵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對2021、2022年接受工業節能診斷服務的企業開展跟蹤服務,摸清節能改造措施建議實施及進展情況等,系統評價節能改造效果。
二、工作程序
(一)制定工作計劃。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中央企業(以下簡稱推薦單位)結合地區實際和行業特點,組織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企業認可度好的節能診斷服務機構,以及符合節能診斷范圍且有節能診斷需求的企業,對接達成服務意向,形成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計劃。請于2023年7月28日前將《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計劃表》(見附件1)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二)確定年度重點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綜合考量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的服務規模質量、專業人員、技術水平以及被診斷企業情況等,確定發布2023年度全國工業節能診斷服務任務清單。
(三)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中標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應按照工業企業和重點行業節能診斷服務指南等相關要求,確保高質量完成診斷任務,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及診斷報告應及時報送推薦單位,并同步報送至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平臺(www.gmpsp.org.cn)。承擔全國工業節能診斷服務任務的機構不得就診斷服務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
(四)報送工作總結。推薦單位在任務完成后,應從診斷數量、完成質量、數據分析、企業反饋等方面對工業節能診斷服務進行全面梳理總結,于2023年12月31日前將工作總結報告(見附件2)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協調。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強化工業節能降碳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節能診斷服務市場化組織、企業等各方力量,積極探索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節能診斷服務推進模式。要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節能診斷服務工作的組織和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精準服務,務求實效。
(二)強化過程跟蹤。推薦單位要加強服務過程指導,定期調度任務開展情況,協調解決診斷服務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持續提升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質量和效率。積極搭建節能技術裝備推廣、技術改造咨詢服務等對接平臺,組織開展典型案例分享和經驗交流,促進行業、企業間交流互動,推動形成咨詢、診斷、改造、評估的節能服務閉環。
(三)做好結果應用。推薦單位要充分利用財政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等已有渠道,引導企業落實節能診斷措施建議,持續實施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做好節能診斷服務與“節能服務進企業”活動、工業節能監察、節能技術裝備目錄推廣等工作的協同配合,積極組織推廣共性節能技術裝備和管理措施。
附件:
1.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計劃表
2.2023年度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總結(提綱)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3年7月11日